临床实践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从而导致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无效甚至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据文献报道,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全球第4~6位死亡原因。由此可见,安全用药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推行个体化用药势在必行。个体化用药是指药物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在充分考虑每例患者的生理病理特征、药物相互作用、疾病进展以及遗传因素等综合信息的基础上,制定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临床实践中发现,血药浓度监测和药物基因检测已作为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手段。
图1临床用药现状-有效率低、不良反应高
随着药物吸收入血,血药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加会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中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浓度时,药物才能发挥疗效,但血中药物浓度也不是越高越好,超出一定范围就可能产生毒性。血药浓度监测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定时采集血液,测定药物浓度,并基于浓度水平修改给药方案以保证血液药物浓度维持在有效范围内,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及避免发生毒副反应。
图2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图3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
表1 已开展的血药浓度监测项目
表2 已开展的药物基因检测项目
注:
(1)他克莫司是紫色EDTA抗凝管采集静脉血2-4 mL。其他均是普通管采集静脉血2-4 mL。
(2)上午10点前接收的样本,当天下午出报告,10点以后接收的样本次日出报告。
(3)药物基因检测抽血无须空腹,血药浓度监测抽血建议空腹。
(4)检测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法定节假日除外)。
咨询电话:0555-2329029
备注:各临床科室若需开展新的血药浓度监测项目和药物基因检测项目,需联系临床药学室,提出书面申请,请注明申请项目和样本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