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雨山区整体药学服务能力和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在城市医联体集团的框架下,马鞍山十七冶医院从2023年4月开始建设医联体中心药房,主要是依托政府支持配套政策,联动7家成员单位,实行统一用药目录、统一药品采购、统一药品储备调剂、统一指导合理用药、统一用药监管、统一落实集采政策,完善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1.完善用药衔接机制。构建医疗集团内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机制,制定用药目录,作为医疗集团衔接用药、采购、配送、调剂、储备的重点保障药品。建立处方在医疗集团内跨医疗机构流转机制。组建医疗集团用药管理小组,成员由医疗集团内各单位的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护理学、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人员组成,牵头单位人员数不超过专家库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2.制定统一用药目录。根据常见病、多发病、专科用药特色、临床用药频度及分级诊疗用药需求,结合医疗集团牵头医疗机构(十七冶医院)用药目录及集团内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品种,制定医疗集团用药目录。明确药品剂型、品规、质量层次等,优先考虑国家集中采购药品、基本药物、慢性病常用药、急(抢)救药品、短缺药品、妇儿专科药品、诊疗用药(放射科、胃镜室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实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等分级诊疗病种用药衔接。
3.动态调整用药目录。按照“优质优选、供应顺畅、降低成本”的原则,根据用药需求变化和采购保障情况,及时调整目录。对拟调出或新增品种,应由提议成员单位客观、公正地提供依据,提交医疗集团牵头单位药剂科临时调整,并定期由用药管理小组专家进行集体投票决定。
1.集中议价。医疗集团按照质优经济原则,由牵头单位与医药公司形成目录的议价结果,供成员单位采购使用。确保医疗集团内用药品规、价格统一。
2.集中配送。医疗集团内各基层医疗机构将每月所需的用药计划统一汇总至牵头单位,采购员分发至医药公司,集中选拔适量药品配送,承担医疗集团内药品配送、储备、调剂工作。用药计划每月10日前一次大计划,25日前一次补计划。
3.按期协同结算药款。对统一采购配送药品的,医疗集团要明确协同结算要求。医疗集团由结算管理机构代为结算统一采购配送的药品货款。
4.建立违约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合同管理制度,防止企业不按合同供货配送、不配送基层成员单位,同时防止成员单位不按合同下单采购、不按时结算等违规行为。
医疗集团牵头单位和(或)药品配送保障企业要适量储备临床必需、疗效明显、无可替代且采购困难的短缺药品,并将医疗集团统一采购的药品、供应不稳定的急(抢)救和用量少的药品等纳入调剂范围。
1.药学人才引进。医疗集团内药学人才实施“统招统管统用”政策,做到上级医疗机构招聘管理和基层合理使用相结合,引导药学人才双向流动。建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符合药事服务特点的药师绩效考核和分配机制,与薪酬发放、岗位聘用、职称晋升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收入分配要向工作任务重,工作质量高的人员倾斜。
2.加强药学人才培养。医疗集团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实行药师分层分类管理。加强临床药学学科带头人、骨干青年药师等药学人才培养。医疗集团要通过继续教育、学术会议、进修培训、工作研讨、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组织药学人员学习药学法律法规政策、操作规程,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查房、会诊、疑难危重症病例、死亡病例讨论、临床疾病诊疗知识培训等,定期拓展、更新、补充医药专业知识。
1.规范临床药物治疗。统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和医疗质量控制标准,规范信息收集、治疗评估、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监测反馈等服务流程。统一指导医务人员按照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使用药物,对不明确和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提交医疗集团处方点评中心进行研究,达成合理用药共识。
2.开展优质药学服务。规范药房、门诊、居家等药事服务内容,开展药学服务协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审方调剂、用药咨询和处方整合等药事服务,支持慢病患者签约服务管理,提供用药监测服务工作。牵头医院为医疗集团内其他医疗机构开展血药浓度检测、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等技术支持。
3.集中开展处方审核点评。成立医疗集团集中处方审核、点评中心。收集、筛选、整合处方前置审核规则,开发建立处方前置审核信息系统。。
4.开展合理用药宣教工作。建立医疗集团药学服务信息资源互联共享平台,提供药品目录、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在线查询、药师在线沟通、在线宣教等服务;联合开展社区用药咨询、合理用药宣教等活动。
1.强化用药检查监管。制定医疗集团临床合理用药及重点药品监控目录,整合药师资源,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实地查与网络查、定期查与随机查,自查与协同查相结合,建立统一的用药制度及实施细则,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效能。
2.通报公示用药情况。统一对监控目录中用药数量、金额居前和用量异常增长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定期公布处方点评和用药排名结果,在医疗集团内部形成通报机制。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药事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和科室进行改进。
3.加强绩效考核和奖惩。定期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考核评价、奖惩通报。规范药师药事服务内容及绩效考核标准,医疗集团建立健全一体化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基层单位、科室及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从增强劳动纪律意识,巩固和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量,保证安全用药;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等三个方面来统一规范了医联体中心药房。
2、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安排药学工作人员每季度对医联体下设各分院进行药学专项检查,包括劳动纪律、工作质量和优质服务三个模块。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与当班药师现场沟通,提出改进意见,规范了医联体成员单位药房管理。
3、十七冶医院药房负责中心药房建设工作人员从药品采购、存储、调配到发放等各个环节都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定期对药品进行质量检查、抽样检验等措施,确保了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4、医联体中心药房始终将患者用药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供用药咨询和用药指导等服务,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同时,药房还积极开展用药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患者的用药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共计开展义诊10余次,现场指导患者用药约200人次。
5、为确保医联体中心药房的高效运行和优质服务,马鞍山十七冶医院药剂科月度科室业务学习,要求各家医联体单位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共计开展专业培训9批63人次培训。
6、为确保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我们采取统一药品采购的策略,由通用技术环球医疗供应链统一完成药品的采购。2023年7家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共完成了92次配送,涉及药品金额366053.94元。通过集中采购,不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还可以保证药品来源的正规性和可追溯性,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7、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药品储存仓库,实现药品的合理分类、有序存放,确保药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稳定,自从中心药房成立以来,因储存不当导致的药品变质或者失效的药品减少20%。
8、中心药房提升了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和药学服务能力,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的用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