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约有70%的肿瘤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通过放疗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期,一些早期癌病患者甚至可能通过放疗来达到治愈的目的。
据马鞍山十七冶医院肿瘤医学中心主任刘永彪介绍,放疗用于肿瘤治疗比化疗还早,已有120多年历史。它是通过将加速器或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射线聚焦到肿瘤组织并释放出能量,损伤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杀灭”肿瘤细胞。不少肿瘤患者听到放疗,会感到焦虑,担心放疗同时会误伤正常的组织,导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出现各种各样的副作用甚至是后遗症?
“不必害怕!随着放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放疗已逐渐进入精准时代。”刘永彪主任说,目前的精准放疗技术能做到“杀敌一千”无须“自损八百”,可根据肿瘤形状调整放疗剂量分布和强度,明显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并达到更好的疗效。
如果把“杀灭”肿瘤细胞的过程比喻为一场场精准的“狙击战”,那么,精准的放疗技术就好比在这一场场“狙击战”中,医疗团队的称手“武器”。
“我们现在手中的‘武器’越来越多。”刘主任举例说,如:
CT、MRI等影像技术,可帮助医生探明病灶的“藏身之处”,实现高精度定位,为制订精准打击计划提供依据;
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能让射线束的形状与肿瘤的实际形状相匹配,好比为肿瘤“量身定做”射线束,目标更精准,可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
调强放疗(IMRT)技术可以调整射线的强度,根据治疗的需要,对肿瘤的不同部分给予不同的放疗剂量,在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保护正常细胞;
图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则可在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控肿瘤的位置,就像是给“狙击目标”装上“实时导航”,确保射线始终精确地对准肿瘤,即使肿瘤细胞“移动”了,也能马上调整再瞄准;
立体定向放疗(SBRT)则好比快速精确的高烈度“狙击战”,犹如使用精准制导的“炸弹”,在几次治疗中就给予肿瘤高剂量的射线,快速高效地摧毁病灶;
“拥有这么多‘精良’的设备和技术,加上医疗团队的通力合作,我们会尽最大限度减少肿瘤运动对放射治疗精度的影响,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刘永彪主任解释说,放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团队合作的过程,涉及医生、物理师、技术员等多个角色:医生负责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物理师负责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和剂量验证,技术员负责患者定位和治疗设备的运行。当然,还需要患者与医疗团队积极配合。
Q1.什么样的癌症需要放疗?
A刘主任:放疗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肿瘤,目前大约有70%的肿瘤患者需要进行放疗。
一些早期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放疗治愈,比如早期的鼻咽癌、喉癌、前列腺癌、宫颈癌、肺癌等。部分肿瘤在手术前进行放疗,可助提高综合治疗疗效,比如食管癌、直肠癌。
一些手术后存在复发风险的肿瘤可以行术后辅助放疗,比如口腔癌、乳腺癌、肺癌、气管癌、胸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
一些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可通过联合放疗、化疗、免疫等手段,能够获得较长期生存,比如各种头颈部肿瘤、食管癌、肺癌、气管癌、肝癌等。晚期肿瘤通过放疗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减轻症状,比如脑转移瘤、肺转移瘤、骨转移瘤等。
Q 2.良性肿瘤要放疗吗?
A刘主任:一些良性肿瘤会压迫周围组织并引起症状,且手术切除困难时,可考虑接受放射治疗。比如: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放疗不仅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还是治疗不少良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在手术疤痕、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Graves眼病、皮肤和软组织血管瘤等良性疾病中都有较好的疗效。
Q 3.放疗会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有后遗症吗?
A刘主任:放疗是利用各种不同能量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
放疗的常见副反应主要表现与放疗部位相关。根据反应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分为急性放射性副作用和慢性放射性副作用。
急性放射性副作用如放疗部位的放射性皮炎、头颈部放疗出现的口咽炎,胸部放疗引起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盆腹部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肠炎、尿道炎等。
不过,出现这些急性副反应也不用太担心,放疗期间通过对症治疗可减轻症状;放疗结束后2-4周一般可逐步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