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我国著名高血压学科专家、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余振球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心血管内科开展学术指导工作。通过参与早交班、教学查房环节,余教授为我院医护人员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术盛宴,进一步推动了我院高血压学科规范化诊疗与科研能力的提升。
01 临床一线精准指导:从病例分析到诊疗思维革新
余教授全程参与心血管内科早交班,针对一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普通病例,提出“以时间为纵轴线评估患者血压及用药情况”与“高血压早期治疗及靶器官保护”的诊疗思路。他特别强调,对于此类患者需注意患者甲亢时间及发现血压偏高时间,包括患者脂质代谢情况,炎症情况,结合患者个体化特征调整动态血压监测方案,以实现精准分型治疗。
在随后的教学查房中,余教授对一名肥厚性心脏病、心功能III级患者进行现场问诊示范。他强调心衰的病因诊断、根据循症医学指南用药。余教授提醒医护人员需加强患者教育,尤其需关注饮食、生活等细节。其“以病史细节锁定病因”的临床思维模式,为青年医生树立了规范化诊疗的标杆。
02 学术理念赋能:从血压管理到全程风险管理
余教授系统解析了难治性高血压管理路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流程及靶器官损害评估等核心议题,并引入其主编的《实用高血压学》(第4版)中的前沿理念,如“高血压诊疗一致性”与“分级诊疗规则”。他提出,高血压学科发展需从“单纯血压数值控制”转向“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此外,余教授结合贵州等地实践经验,强调基层高血压防治需依托四级诊疗网络(省-市-县-乡)。
03 反响与展望:以学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毕秘密表示,余教授的指导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尤其在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与个体化用药方面提供了全新视角。参与查房的青年医师王骏感慨道:“余教授对病史细节的追问与循证思维的渗透,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
我院党委书记王仲恺在总结中强调,此次交流是推动专科能力建设的重要契机,要求科室以余教授的指导为切入点,深化高血压亚专科内涵建设,同时加强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更精准、规范的诊疗服务。
咨询电话:0555-24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