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党建领航|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口腔科党支部的破局之路

当前口腔疾病普遍存在,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为响应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口腔健康工作,提升群众口腔健康水平。

主要做法
    (一)整理党建引领与组织推动

1. 项目专项领导小组构成:由口腔科党支部书记林后学担任组长,支委黄静、杨雅楠、党务干事周倩雯及党员胡韶光、吴翠玲、高荣东为成员,明确职责分工。

2. 党建工作会议安排: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分析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问题,研究下一步工作计划。

3. 党员示范岗设立:在口腔科室设立党员示范岗,树立标杆,带动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与项目。通过开展设立“党员示范岗”,打造党员服务之星的“亮点”,实行“挂牌上岗”, 强化党员医生的责任意识,做好表率作用,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激励党员敢作为、勇担当、做奉献、走在前。





(二)专业提升与服务延伸

1. 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口腔医学前沿理论、新技术应用、疑难病例分析等。

2. 培训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专题讲座、案例讨论、技能实操培训等。

3. 服务延伸:为了缓解口腔疾病群众看病难问题, 口腔科增设无节假日门诊、午间门诊和晚间延时门诊,党员医生带头增加接诊时间,身先士卒、做好表率。这一做法,既方便了群众就诊又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就医感受、改善了医患关系。

4.与雨山区卫健委合作:开展“健康口腔行动”走进校园活动,为适龄儿童开展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先后为九村小学、建中和山南小学适龄小学生进行口腔检查、窝沟封闭482人次。




(三)社区服务与宣教活动

1. 社区服务形式多样:通过党建引领,口腔科服务病人人次和服务质量同比提高;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健康口腔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口腔卫生保健及健康科普知识进学校、进社区,促进县域内口腔科普宣教加速发展,口腔科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8次到基层开展义诊和科普活动,将口腔健康科普活动与“主题党日”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助推全民口腔健康水平提升,为建设健康中国助力。

2. 口腔健康讲座主题: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讲座主题,如儿童口腔保健、老年人牙齿护理等,走进社区、学校、养老院、老年大学进行现场科普口腔健康知识,重点突出科普价值引领,广泛宣传口腔高质量发展,聚焦公众所需所盼,围绕老年人普遍关注的口腔健康问题,聚焦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将口腔健康科普活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确保活动务实高效。

3. 义诊活动流程:包括现场检查、咨询解答、发放宣传资料等环节,确保服务质量。

4. 宣传资料制作:制作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口腔健康宣传手册、海报、视频等,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发放和传播。



(四)特殊群体关爱行动

1. 特殊群体筛选标准:与社区、福利院等机构合作,确定需要关爱的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

2. 免费诊疗服务内容:包括口腔检查、洁牙、补牙、拔牙等基本诊疗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3. 健康档案管理:为每个特殊群体成员建立详细的口腔健康档案,记录诊疗过程和健康状况变化,定期进行跟踪回访。


(五)口腔惠民连接与合作

1. 合作单位确定:与雨山区卫健委、雨山区各小学、安民社区及银塘卫生院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口腔健康事业发展。

2. 党建交流活动形式:开展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主题党日活动等,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共同进步。

3. 资源共享与整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实践成效

1. 提高了口腔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活动,使更多人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和保健方法。

2. 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党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提升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望。

3. 改善了群众口腔健康状况:为居民提供了及时的口腔检查和治疗,减少了口腔疾病的发生。

4. 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居民口腔健康得到保障,提升了社区的整体幸福感和满意度。

5. 培养了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党员积极参与项目,在实践中锤炼了党性。

6. 搭建了党群沟通桥梁:拉近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相互间的信任和理解。

7. 推动了口腔健康行业进步:通过项目实践,促进了口腔健康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发展。

8. 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口腔健康事业。

9. 提升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合理调配资源,使口腔健康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10. 助力了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全民健康目标贡献了积极力量。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