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多学科合作上演“生死竞速”

 329日,61岁的张某在户外行走时突发剧烈胸痛,1035分出租车送达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时患者已意识丧失、抽搐、血压测不出。急诊科医护立即予以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以及开通静脉通道等抢救,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曙光接到电话会诊通知后,立即赶至抢救室,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但患者出现室颤电风暴,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为挽救生命、争取急诊手术上台机会,朱曙光副主任汇报医务科,医务科组织急诊科、ICU和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就地抢救:共电除颤10余次,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注射肝素和替罗非班抑制血栓进展等。11:31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曙光、程丰于导管室予以患者急诊造影证实前降支急性闭塞,后成功植入一枚支架开通血管。先后经ICUCCU医护共同努力下,患者于412日好转出院。


 患者及家属表示是马鞍山十七冶医院给了患者一次再生的机会,向急诊科、心内科医护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据朱曙光副主任透露:患者从入院至血管开通(D-to-W时间)仅49分钟,远低于国际标准的90分钟,该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我院胸痛中心的建设,这场救治不仅展现了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的高效,更揭示了多学科协作与精准决策对危重症患者的深远意义。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曙光提醒大家:牢记两个120(胸痛要“立即拨打120”和急性心梗“12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同时要警惕心梗非典型症状(如牙痛、上腹痛等),避免延误救治。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